发布日期:2023-04-14 来源:襄阳广电 | 【字号: 】 |
索引号: | 011158671/2019-18174 | 分类: | 城市规划 | ||
发布机构: | 东津新区 | 公开日期: | 2023-04-14 | ||
标题: | 新区规划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来源: | 东津新区 |
根据《关于推进东津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按照“一愿景、两高地、三区、四中心”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筑牢科技支撑,打造“两个集群”,建设“三个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津新区,努力打造城市新中心。
根据《实施意见》,“一愿景”,是将新区定位为“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两高地”,是打造中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中西部数字融合发展高地;“三区”,是建设全国交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城市样板区;“四中心”,就是打造汉江流域的金融商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医疗中心、文旅会展中心,力争三年见雏形、五年见成形、十年见形象。
《实施意见》强调,推进东津新区城市新中心建设,重点是筑牢科技支撑,加快打造“两个集群”,建设“三个新城”。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襄阳(东津)科学城建设,发挥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特色优势,实现科创、教育、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做实做强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高水平运营湖北隆中实验室,建设前瞻性车用新材料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加强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建设,建成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培养基地。
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主阵地,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方向,加快建设光电通信、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5个百亿级产业园,每个产业园区培育1—2个领军型企业,集聚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链企业,形成“一园一业”的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新增长极。
培育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华为、中国联通大数据中心为依托,以东津云谷为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培育壮大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大力发展多元体育业态,打造路跑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跳伞运动、区域体育联赛等品牌赛事,促进体育观赛、体育旅游等体育消费业态蓬勃发展。加快会展中心建设,开发创意会展、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态,促进策展布展、会议商务、酒店行业突破发展。
建设现代化总部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配套完善功能设施,加快建设集总部办公、金融服务、高端商务、会议服务、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总部新城,打造东津活力区、襄阳新客厅,建成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地标群落。丰富拓展科技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城建档案馆等公共场馆功能形态,提升品质内涵,增强感官体验。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新兴金融业态,发展壮大金融资本市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招引企业总部、区域总部落户,建设总部集聚区。推进同济襄阳医院项目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现代化高铁新城。按照“站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要求,把高铁新城建成襄阳“城市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加快推进“襄阳之门”等一批功能性与显示度高度融合的精品地标建筑,集聚发展综合交通、特色商贸、现代物流、科创研发、高等教育、电竞创意、娱乐休闲等多种业态。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优化医疗、教育、文体、购物、公园等15分钟生活圈服务,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增强高铁新城吸引力。
建设现代化文旅新城。加快完善华侨城、汉江生态城配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汉江生态城滨江景观带、汉江之眼(摩天轮)、蓝色星球、星级酒店等八大文商旅项目,打造主题乐园集聚区。精准谋划城郊农文旅结合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旅游 ”“ 旅游”新业态,营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生态,构建区域文商旅消费商圈新格局。建设以华侨城为核心的“华侨城—鹿门山”文旅大走廊,实现文旅资源连点成线。推进生态环境导向(eod)项目建设,加强汉江两岸生态修复,高品质建设东津古镇,打造汉江最美岸线。加速建设庞公至东津新通道,推动历史文化古城和现代化新城融合发展。
网站标识码:4206000016 网站地图
江南app体育官方入口的版权所有:襄阳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zip:441000 tel:0710-3352817 fax:0710-3352818 主办单位: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总编辑:何焕青 责任编辑:乔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