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3-14 | 【字号: 】 |
索引号: | 011158671/2023-01840 | 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东津新区(经开区)全面依法治区办 | 公开日期: | 2023-03-14 | ||
标题: | 东津新区(经开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来源: |
2022年,党工委、管委会以作风建设“奋进年”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新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用更严更实的作风助力东津新区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位推动,新区法治建设展现新气象
今年,东津新区将法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抓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立足实际,不断完善新区法治政府建设体系。深入学习《东津新区(经开区)党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细则》,着力提升党工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切实落实“三重一大”制度,选聘专人担任“三重一大”监督员,列席党工委、管委会会议并开展监督,提高依法决策水平,推进重大项目和重要决策等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今年3月11日、7月12日等,管委会安排出庭负责人积极主动出庭应诉,同时组织案件相关单位的分管领导,在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旁听庭审活动。
(二)服务大局,法治政府示范建设落实落地
大力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市宣传工作。我区先后制定《关于印发东津新区关于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宣传工作任务分解表》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宣传重点、细化工作任务,以横幅、宣传栏、led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在乡镇、街道、社区、商铺、酒店、医院、学校等地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创建相关内容,共计发放《襄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应知应会知识手册》50000份、倡议书20000份,播放各类宣传标语100000余次。
(三)多措并举,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加强对全区各行政执法单位的监督和培训,全面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制度,确保执法队员全年举办法治专题讲座不少于4次。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化,加强安全生产、住房建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做好全区综合行政执法证件的清理、变更和新增工作。今年4月份,城管系统、规划建设局、行政审批办等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大力开展“执法开放日”活动,积极宣讲相关政策。
(四)统筹规划,普法宣传活动有声有色
制定印发《2022年东津新区(经开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结合“服务大局普法行”、“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安全生产宣传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截至目前,法律顾问共开展送法下乡法治讲座92次,开展“周四律师有约”活动102次,社区律师到岗率100%,社区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80人次,法治大讲堂8场,相关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制作展板12块,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成员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五)扎实有效地开展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
2022年全年,我区累计接收新增人员75人(新入矫人数73人,执行地变更迁入2人),解教95人(期满解除94人,执行地变更迁出1人),现在册60人(缓刑58人,假释1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
一是强化监管措施,加强抽查及走访力度。2022年,对无假外出的张某某、刘某某等5人给予警告处分。二是因人施矫,加大特殊群体帮扶力度。为10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设立社区矫正小组时,按规定在小组内安排了至少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同时在面向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上,引入了专门的社工团队。三是扎实开展全区社区矫正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针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排查,对照内容评分表逐项自查,形成问题交办清单,针对清单进行整改,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六)加强刑满释放重点人员的安置帮教,强化协调联动,实现对接无缝隙、帮教无遗漏
强化落实刑满释放人员无缝衔接机制。截至2022年底,我区安置帮教对象总数689人(其中东津镇:588人,六两河街道办事处:101人),其中5年内监所刑满释放人数446人(其中东津镇:405人,六两河街道办事处:41人);3年内解除社区矫正人数243人(其中东津镇:183人,六两河街道办事处:60人);重点帮教对象人数52人(其中东津镇:47人,六两河街道办事处:5人);已排查走访联系的安置帮教对象总数689人。
(七)健全落实工作制度,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在五一、十一等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组织全区人民调解队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33余件,其中调解重大矛盾纠纷10起,有效地防止了矛盾激化,隐患恶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化解在当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区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襄阳东津新区(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长期以来,全区政法机关设置不健全,没有单设的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这些职责党工委仅明确由区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接承办,在担负政法部门牵头职责上存在先天不足,直接影响法治政府、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推进。
(二)法治保障服务体系有待建立
根据省司法厅《关于扎实推进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通知》、市委、市政府《全市政法机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等文件精神,我区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管委会有关部门多次前往企业开展宣传普法工作。但由于没有专门法治机构牵头,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部门之间联动不够,服务方式较单一,服务效能不高,部分群众的法治意识不够强,部分企业依法经营、诚信守约意识不够强。
(三)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有待加强。
大多数干部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过去相比有较大进步,但部分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流程认知不够,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台账不规范,未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认识不充分,加上领导干部个体依法行政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导致在实际工作推进中存在不平衡情况。
三、2023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法治理念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查和年度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内容,进一步深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加强协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以座谈会、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掌握辖区内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了解关于东津新区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工作效率、政企沟通交流机制等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与协调
进一步落实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实践表明,负责人出庭应诉可以大大缓解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化解官民矛盾,有利于行政纠纷的解决,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东津新区(经开区)全面依法治区办
2023年1月13日
网站标识码:4206000016 网站地图
江南app体育官方入口的版权所有:襄阳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zip:441000 tel:0710-3352817 fax:0710-3352818 主办单位: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总编辑:何焕青 责任编辑:乔丽 |